《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》(以下简称DCMM)是我国在数据管理领域首个正式发布的国家标准,旨在帮助企业利用先进的数据管理理念和方法,建立和评价自身数据管理能力,持续完善数据管理组织、程序和制度,充分发挥数据在促进企业向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方面的价值。
1. DCMM评估概述
1.1 评估依据
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的依据是国家标准GB/T 36073-2018《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》,该标准借鉴了国际上数据管理理论框架和方法,在综合考虑国内数据管理情况发展的基础上,整合了标准规范、管理方法论、数据管理模型、成熟度分级等多方面内容。
1.2 评估内容
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定义了数据战略、数据治理、数据架构、数据应用、数据安全、数据质量、数据标准和数据生存周期八个核心能力域及28个能力项,并以组织、制度、流程和技术作为八个核心域评价维度。
1.3 能力等级
DCMM将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五个等级,自低向高依次为初始级、受管理级、稳健级、量化管理级和优化级,不同等级代表企业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成熟度水平不同。
2.DCMM贯标与评估流程
2.1 贯标流程
DCMM贯标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:
差距分析:贯标启动,进行差距分析;
能力提升:建立数据管理组织,完善制度,内部运行并开展自评估;
评估确认:组建评估队伍,开展第三方评估,获取评估报告和能力证书。
2.2 评估流程
(1)评估工作部遴选试点评估单位。
(2)入选的试点评估单位向评估机构提交有效的申请材料。
(3)评估机构受理评估申请后,组织实施文件评审和现场评审并出具评估报告,给予评估等级的推荐意见,并报评估工作部备案。
(4)评估工作部对评估机构报送的评估结果进行合规性审查。对于合规性审查中发现存在较大问题的评估结果有权驳回。对于评估机构推荐的量化管理级和优化级评估结论,评估工作部需组织专家对评估结果进行评议。
(5)评估工作部对通过审查、复核或评议的,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。对公示后无异议的,由评估机构颁发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证书。
具体评估流程图如下:
2.3 评估交付物
(1)评分结果:根据对于企业的访谈、资料评审,一对一访谈,环境检查等工作,统一为企业的数据能力成熟度进行评级。
(2)评估报告:企业数据管理现状的评估,帮助企业找到和同业最好的实践的差距,定位自身的问题,分析其中的原因,并给出清晰的分析报告;
(3)符合性证书:根据企业数据能力成熟度的评级结果,正式颁发国家标准符合性证书。
(4)数据管理发展路线图: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,以及业界最好的实践,制定针对性的企业数据管理发展路线图,并且根据现状的评估报告,制定针对性的行动计划。
3.DCMM评估收益
随着全行业数据量的急剧增长,大数据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入应用,企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意识不断提升。在数据产生、储存、利用和退役的过程中,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应用数据,充分释放数据中蕴含的巨大价值,成为旨在提升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水平的企事业单位所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。
加强数据管理能力培育工作:
一是能够推动企事业单位完善数据管理体系,规范数据管理过程,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。
二是能够保障企事业单位的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,优化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环境,支撑业务活动的开展。
三是能够加强数据管理和技术应用人才的培育,夯实大数据产业和大数据应用的基础。
对于企业而言有以下收益:
(1)通过对于企业DCMM的评估,可以发现企业数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并且结合其他企业的最好的实践经验,给出针对性的建议。同时,也可以发现企业数据管理过程中的优点,并加以强化和宣传.帮助和指导企业获得当前数据管理现状,识别与行业最好的实践差距,找准关键问题,提出数据管理改进建议和方向。
(2)开展人员培训,提升企业数据管理人员技能,提高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。
(3)有机会参与数据管理优秀案例遴选以及成果展示系列活动。
(4)以第三方客观评估结果为依据,对外展示企业数据管理能力,满足监管要求,传递信任。
4.DCMM主要适用对象
(1)数据拥有方:金融与保险机构、互联网企业、电信运营商、工业企业、数据中心所属主体、高校、政务数据中心等;
(2)数据解决方案提供方:数据开发/运营商、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提供商、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等。